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量学的实习报告9篇,欢迎大家分享。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 篇1一,前言:
1、实验目的: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掌握测量中的各个细节;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控制网的建立、熟悉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测量中的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要求:
要求自己要达到基本专业的测量水平,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罗盘仪的使用方法;要求自己要熟练掌握角度,距离,高差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立标尺时一定要规范,要使气泡居中、自己一定要通过实习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方法。
3、实习前期准备:
实习动员:王老师讲解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任务,以及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纪律等问题。
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我们组组员是,组长:邓昌松,副组长袁廷光,组员:黄松,黄松,黄梅,杨婵君,吴广,周闯,杨涛,陈永胜。
发仪器:全站仪1套(含脚架,目标杆,棱镜),水准仪2套(含脚架),罗盘仪1个,双面水准标尺2根,尺垫2个,花杆2根,记录板1个,毛笔,油漆,计算器(自备)。
时间安排:
项目与内容
时间安排
任务和要求
实习动员、领取仪器工具、仪器检校、测区踏勘
0、5天
做好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控制测量
1天
完成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
碎部测量
1天
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1幅
平差计算及地形图绘制
2天
对地形图进行编辑处理
考核、整理资料、还仪器
0、5天
实习总结、考核、上交资料和实习报告等
二,实习过程:
(一)外业工作
20xx年11月30日老师实习动员,讲解后我们组领取到了仪器后,用下半天在贵州大学南校区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先选点标记,再在各个控制点安置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了AB,BC,CD,DA,各边的边长,假定了A点坐标为(1000、000,500、000,1100、000)各边的水平角,达到限差收拾仪器。回来后晚上进行评查计算,算各点的坐标和高程。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2日,由于我们组之前测量的数据有些小问题,所以又重新进行了四点的控制测量。计算后没有错误了。下午就开始了。碎步测量,先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要测量的碎步点,再在A,B,C,D分别安置仪器按照草图上的各个点位一一进行碎步测量。小组分配,让每个组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人都能去观察,立标杆等。两天内,我们组一共测量了249个碎步点,并一一记录在全站仪内存里。
20xx年12月三日还仪器。由于我们对导数据没掌握,加上当天我们有课没时间,所以数据由老师导出来。
(二)内业工作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9日在林学楼五楼机房里绘图,绘图是根据之前碎步测量时画的草图来绘制的。以上是实习的大概过程。
三,实习步骤:
(一)踏勘选点
我组在指定的测区进行踏勘,熟悉测区施测条件。根据测区实习步骤: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选点的密度,应能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一般要求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30~170m之间,相邻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控制点的位置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则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在信息楼前面及附近选择了A,B,C,D四点点位选定之后,用油漆和毛笔作出标记,并编号。
(二)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后,将控制点布设成闭会导线的形式。在控制点上进行观测,经过内业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1、水平角测量
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南方全站仪观测1测回,每测回的精度要求上下半测回互差小于40”。导线网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n为导线的测角数。
2、边长测量
用南方全站仪测量,要求往、返测量,在平坦地区边长相对误差的限差为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一般为1/20xx。我们此次实习用的是1/3000的误差允许范围。
3、连测
当测区内有已知点时,应尽可能与所设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测,这样可使图根控制网纳入统一的坐标系统。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个控制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4、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平差,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方法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三)高程控制测量
1、水准测量
采用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法(后-后-前-前)测定图根点的高程。
各站采用双面尺法或两次仪器高法进行观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为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允许高差闭合差为(mm),式中n为测站数。
2、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按教师指导的方法在各图根控制点上设站测定碎部点,然后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并利用CASS软件绘图。根据草图,在计算机上吧各个点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地形图体现出不同的地物,就必须严格按照绘图软件上的提示步骤,按上面的命令来执行各个步骤。
四,实习体会:
在这实习不到一个礼拜的测量学实习中,有些累但我还是很欣慰,因为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首先,我真正了解到了测量学是一项细心且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 ……此处隐藏12752个字……等高
线于m,n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 =d ,mf =d1 ,设等高距为h,
则f点的高程为:
hf = hm + h*d1/d
3.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规则的图形通常可采用几何图形量算法和坐标解析量算法;不规则图形通常可采用网点法,平行线法,计数器编程法,cad法和求积仪法等。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量算:
(1) 格网法
使用以毫米为单位的透明方格纸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测图形上,首先读出完整的方格数,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将不完整的方格凑成完整的方格数。最后累加出图形轮廓线内的总方格数。用总方格数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实地面积,即得欲测图形的总面积。若整格数为n,不满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算,得到方格总数,乘以每个方格所代表的面积,得到图形的面积。
(2) 格点法:图形范围内的点数a,与轮廓线接触的
点数b,每个点代表的面积s,则图形面积为:
p = ( a + b/2 )*s
(3)平行线法
将图形分割成高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积之和用平行线法求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大小,平行线间隔愈小,则面积量算精度愈高。 4.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时不定时多地点的实习,主要是手持gps进行测定,并量算和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
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组在林学楼305听老师讲解实习内容及任务,并领取各组的仪器,之后,在我小教学区进行gps的设置及应用,找到教学区布设好的点,用gps测一些点,学会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篮球场集中以待出发,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刘家山。在出发之前,老师进行了指导,设定了各组的gps参数,一却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沿路勘测选点,并测定、记录。到刘家山后,老师带我们测定许多点,这些点组成一个闭合的布控区域,目的是进行野外认识地形图,并在图上绘出行进路线,量算闭合区域的面积。
次日早晨,我组8点半在a6集中,安排好测量任务,对我校教学区已经布设好的22个点进行测定。下午进行东三环勘测选点,布设测点,并沿东三环向世博园方向测定各点的坐标、经纬度、高程,我们们组轮换工作,测了各点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带的坐标。
5.本人完成情况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负责本组的相关事情和相应的测量,组织本组的组员一同完成本次实习内容。由于gps仪器较少,实习中,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实习的各项工作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锻炼。
实习之初,我进行了gps的设置,学习如何使用gps,并教不会设置和测量的成员。在校园里测点时,我主要跟同本组成员进行记录,并设置gps为西安80坐标系测定一些点,协助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了校园内的22个点的测定。在去刘家山的过程中,我测定了从篮球场至林学院饮水池之间的点,测定东三环时,我指导测量,也亲自测了一些点,测完之后,我整理好数据,并描绘在地图上,写好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 地图比较与分析
从实习报告书上的三张不同时段拍摄的地形图可以看出,XX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标系3°带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都比较详细(在同一比例尺下)。
从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可看出,现在的东三环,我校的工学楼,图书馆,林学楼,标本馆等地物符号都没有,说明当时这些都没有建造。在现在的东三环路上及沿线两侧,由于修建而拆迁了许多建筑,现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两幅图上没有,而校门口下面的农场在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已经没有,说明XX年后已经不存在或搬迁走了。
四 数据分析
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其特点明显,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观测时间短。
gps测量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的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gps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面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多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gps测量还存在卫星传播信号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 对流层折射误差,人为误差等等。
gps采集到的各点的高程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图上量算高程时,比较麻烦,要进行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定的误差,精度高于gps采集到的。在地形图上量算时,由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高程标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难。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在测量时,都存在仪器误差,而且gps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积,误差来源于所数方格数的多少,描点,连线时线条的粗细以及对不满整格的处理等等。
采用计数器编程法计算面积,误差来自点的输入,程序的编制,但程序正确,则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积。
通过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积,简便易行,只要操作认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
方格法量算面积为了保证量算精度,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方格纸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将方格纸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进行两次量算。
五 实习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此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而且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分工进行测量,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我在测量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没有感到辛苦,反而从中能自得其乐。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对地形图及填图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